ProtelDXP2004是中职学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全国,全省电子技能大赛必考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印制电路板(PCB)的整个过程在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然后将绘制好的PCB图用雕刻机进行雕刻,就可以作出各种电路板了,再用电烙铁将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就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对于在中职学校进行技能学习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ProtelDXP2004这个软件就等于多掌握了一项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因此,中职学校如何上好ProtelDXP2004这门课就成了我们任课教师思考的重点。
通过多年在一线教学,我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用途不够明确,认为学不学这门课都一样。(2)学习中对该门课程难易程度的认识不够,要不就认为特别难,干脆不学;要不就认为捎带学学就行,最后只是掌握了点皮毛。(3)还有的学生前两点做得都很好,但就是缺乏意志力,三分钟热度,最后是半途而废。面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兴趣、认知能力的差异等问题,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乐学、好学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考虑的问题。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根据职校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尝试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与大家探讨。
中职学生大都是中考的失意者,是经历过失败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基本上很悲观,没有信心,所以上好ProtelDXP2004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就是给学生介绍往届毕业生中成功就业的学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成为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就是介绍这门课程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这门课程的迫切性。再次就是在课堂上展示往届学生通过ProtelDXP2004软件设计并制作的电子产品实物(如声光控灯电路、串联稳压电源、单片机控制电路和快速电池充电器电路等),并通过现场通电演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ProtelDXP2004这门课程的热情。
教师首先要确立ProtelDXP2004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任务,只有目标与任务明确,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供学生上机操作学习。现将本课程目标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ProtelDXP电路设计软件的应用,并能熟练设计200个电子元件以下电路的单面和双面印制电路板。(2)能够熟练操作电路板雕刻机进行单面和双面电路板的雕刻。(3)能够对自己制作好的电路板进行焊接、装配与调试,最后形成电子产品。
在认真分析课程目标、任务和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只上,我精心编写了ProtelDXP2004校本实训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两部分,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基础篇主要讲解设计电路板所需要的ProtelDXP2004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制作电路板所使用的设备等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实践篇通过九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际电路单面和双面PCB板的设计、电路板的雕刻、电路的焊接装配与调试,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从图纸到做成产品的整个流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ProtelDXP2004校本教材彻底摒弃了“以知识的归类、细化,把基本命令和操作方法按照知识的相关性由易到难,从浅入深、逐次推进、面面俱到地罗列”的传统教材,整本书的编写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项目任务带动教学。且教材中各实训项目选取按照由简到难,既包含大纲和技能大赛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点,又做到了有坡度,有难度且贴近实际生活。(见表1)
在本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以项目任务驱动法为手段来实现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把课程大纲以及电子技能大赛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用ProtelDXP2004绘制电路原理图、设计该电路的PCB板、雕刻设计好的电路板,然后再焊接装配自己设计的电路,最后经过调试即可做出相应的电子产品。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实现学练的有机结合
本人将校本教材中的所有实训项目的原理图设计、单面PCB板设计、双面PCB板设计全部做成了动态视频教学课件,并配有任课老师的声音.学生如果上课时没有听明白,可以用U盘将这些视频课件拷贝回家,然后将U盘插入电脑或电视机的USB接口,即可观看所有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
教学评价阶段是最让学生享受的阶段,他们可以享受自己的成果,可以享受别人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到、听到老师的总结性评价。我在评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鼓励、肯定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每位学生绘制的电路图、设计的电路板、焊接装配的电子产品首先肯定,其次才是进行点拨和引申。
ProtelDXP2004课程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3种形式。学生自评让学生采用自我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将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获得的经验、体会和感受等记录下来;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之间对对方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的能力、技术等做出详细的评价,使学生可以从同伴的评价中发现自己;教师评价则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特点,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法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点,让评价真正发挥督促和改进的作用。ProtelDXP2004这门课程的期末成绩是将本学期学生制作的电子产品进行打分后合计成绩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ProtelDXP2004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职校老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该软件在电脑上完成各种电子电路单面、双面和多层电路板的设计工作,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采取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校ProtelDXP2004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我们中职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计算机电路基础》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由于它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它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电路的实用性分析,掌握计算机电路的有关知识,学会计算机电路的应用设计技巧,为计算机组成、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应用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专业掌握的知识点不同,一些电类基础课程(如电工基础等)已经不可能作为独立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那些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目前的教学环境。为适应计算机专业培养要求,为实现21世纪计算机专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板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讲述顺序按照教学思路首先介绍电路的主要的功能,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电路模型,对该模型分析计算;《计算机电路基础》的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表达各种元件及电路图的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的介绍。为了能有效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在课堂中,绘制各种电路图。这个过程要占用课堂许多时间,如果刻意的减少绘图,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在5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教师不但付出了许多体力;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板书。这样,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就无法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计算机电路的动态;此外,教师在绘图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很不利于组织教学。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电子仪器、电子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能准确并迅速地排除故障,因此,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介绍的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另外,多年来所采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与本科教材相差无几,整个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理论的深度要求过高。鉴于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课程涉及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相当于把《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三门课程压缩成一门课,并且总学时没有增加,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困难,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授课方式过于死板,只是简单的《计算机电路基础》教学教师进行计算机电路知识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领悟老师所教授电路知识的来源,对于电路的一些原理方面的知识,学生会感到疑惑,这就要求《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授的教师对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努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电路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
为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矛盾,我们改进了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法的各自优势。对于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的应用电路等我们采用板书教学。教师能够发挥个性化教学,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结构复杂的电路的特性及应用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先将已学电路清晰、扼要地演示,助学生理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再利用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动态效果,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达到巩固基本概念,提升感性认识,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目的。
考虑到《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学时数少但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等问题,为此我们重新整合了《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内容结构,编写教学大纲,逐步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训环节,使二者的比例达到一个最合理值。删减部分陈旧内容,融入新技术的应用,课程内容的构成注重新技术的引入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更加新颖,信息量大,具有先进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分立为基础,突出集成,以理论为基础强调应用,精选理论内容,加强新技术应用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应用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很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要做到:第一,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授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第二,作为学生,要全力配合授课老师的授课,即使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授课教师,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要增加与授课教师的交流,并且对于自己不懂、有迷惑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要让老师明白哪里应该停下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
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由于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牢记所教授的知识,实践表明,在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跳跃是最为活跃的。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设想性提问、发散性提问以及质疑性提问。设想性的提问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电路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创新和发现。发散性提问是指主体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运用推测、联想、假设等形式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而质疑性提问需要教师挖掘所教授的电路知识的亮点,在可以提问的地方向学生精心设置疑问,从而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深切的思考。
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比较死板,《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师对计算机电路进行讲解、渗透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一板一眼单纯的记笔记、听课,而应该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汲取知识、牢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的,并且是学生参与率高的,作为《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教案编排的能力,并且能够主动自发的调节课堂氛围,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单纯的抓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针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学习过程中困难大,教师要注意将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原理指导实践,实践也反馈原理,探索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克服课程入门的困难,并较快的激发起学习兴趣。由于课程内容还在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更改和补充,科学设计实践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徐玉如.构建精品课程动态教学模式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8).
[3]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研究型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工程型人才。而应用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体系。通过对我系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我系机电专业实训环节基本足够,但是实训内容较为分散,仅仅注重了与课本理论知识结合,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对技术的全面整体性要求。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训进行改革。改革原则是以理论课程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建立系统的实训体系。
机电专业从大一到大四总共八个学期,其中,最后一学期为毕业设计,前七个学期每学期都安排1~3周的实训环节。整个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安排应以某个项目为主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系统,如功能型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同时要符合本学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要求。具体的每学期实训名称、实训周数安排详见下表所示。
第一学期,新生刚刚入校,主要学习工程制图这一门基础课。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对机械制图的学习要求不亚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开展为期1周的机械制图实训,通过徒手
绘制机器人平台和各基础部件,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绘制方法和标准等。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AutoCAD、电子线路CAD等机械、电路绘图课程,因此在本学期开设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为期3周。此实训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绘制机器人模型、参观工厂企业,邀请企业工程师开展讲座,识别电子、电气元件,学习焊接、绑线,制作简易小电路板等。本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开始进入机电实践环节中,从最基本的基本功学起、练起,给学生建立一个机电专业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电路基础课程。此学期实训称为电子技术实训,实训内容主要围绕机器人的基本电路展开,如机器人寻线电路、避障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电路、音频电路等。这些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是机器人最基本的电路。同时本学期还有一个金工实习,打破传统的锤头、钢球等的实训内容,根据功能型机器人改为机器人底盘、手臂、车轮、手、轴承等的加工。第四学期学生学习了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维绘图等课程,由此开设机械设计实训,让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模型,机器人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完成机器人二维图纸绘制和三维动画演示,该实训为期2周。第五学期开设检测与控制实训,把本学期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三门理论课综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大小自行完成机器人核心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并为机器人增加功能模块,如机器人寻迹、机器人颜色识别、机器人语音等。第六学期的电气控制系统实训主要针对本学期的PLC电气控制技术展开,让学生在机器人上增加气动驱动方式、用PLC控制完成机器人夹持物品、机器人物料运输等功能。第七学期安排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需要把三年来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学生把以前做的功能型机器人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然后根据老师拟定的机器人比赛规则组织机电专业学生举行一场机器人对抗赛。总之,把大学四年来学的所有知识综合应用起来,为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做好铺垫。
严格的实训过程管理对实训质量起着一个监督、保障的作用。可根据实训内容、性质对实训环节分散或集中进行。如: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中的讲座、企业参观等就可分散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为保证良好的实践动手效果,其他实训建议停课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实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实训开题动员、实训专题技术讲解、学生集中设计和制作、实训验收答辩、实训论文提交等。在实训动员时具体告诉学生详细的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实训检查、实训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完全进入实训状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可把实训专题讲解放在实训初或实训中。如电子技术实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基础实训,那么最好在实训初给学生具体讲解一下每个题目的大致思路和实训报告的撰写方法。机械设计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可让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自行设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实训过程中相应地安排指导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负责学生考勤、答疑、指导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在此期间,学生按班次、时间段到实验室分批设计和制作。一般,实训最后几天为实训验收或答辩时间。排好时间段,几位指导老师共同验收,根据学生做的实物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撰写方法原则上同毕业设计论文写法、格式相近。这也是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对机电类专业来讲,由于学生必须制作实物,因此实验耗材开支较大。如果每次实训都购买耗材,这将是极大的浪费。系统性的实训内容安排已为循环利用实验耗材做好保障。每一学期的实训作品都是下一学期实训的地基,犹如必须一步步做好底层才可以最后建造出金字塔来。如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可持续利用实验耗材是实训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实训性质来说,电子技术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主要让学生做电路板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两个实训的主要成品都是电路板。可以在这两门实训结束后,由实训负责老师把电路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大纸箱里集中保管。机电产品认知实训部分内容,如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板焊接就可以使用这些保存的电路板让低年级学生练习,大大节省电子元器件的开支。机电产品认知实训购买的电气元件可以继续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服务。当然,实训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电气元器件可以由实验室早期统一购买,实训时到实验室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常用的,或有些特殊的,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购买。由于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是系统性的,如果严格做好实训耗材的进出管理,妥善保管好每一次实训作品,都可重复、循环使用实验耗材,为节约实训耗材成本提供保障。
本文提出的机电实训体系构建是根据我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理论课程设置总结出来的。实训体系的合理构建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根据各方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和完善此实训体系。
[1]杜伟、吴永、任纬兵.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
本工程是为了新建广州至珠海城际轻轨的建设而进行的升高改造,本工程新建铁塔两基:N11A、N12A;基础全部采用灌注桩基础。但是由于现场青苗赔偿等问题无法施工,使得N12A铁塔需要沿大号方向移位102m,移位后基础位于山脚下方。4基础设计:基础位于山脚下,现场初步勘测,由于桩机等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场施工,暂定基础采用大板基础或人工掏挖基础(需根据地质勘测报告确定)。5地质勘测:Ⅰ腿淤泥:4.3m、强风化2.0m、中风化5.0m;Ⅱ腿淤泥:5.0m、强风化1.4m、中风化5.0m;Ⅲ腿淤泥:5.1m、强风化1.2m、中风化5.0m;Ⅳ腿淤泥:4.2m、强风化2.3m、中风化5.0m;
N21A铁塔基础作用力为T=90t、N=120t、HX=25t、HY=10t。根据原设计的初步假想,采用大板基础或人工掏挖基础;但根据地质报告情况,此处铁塔基础位于山脚下,地质按一定坡度进行分布,如果采用大板基础,基础底板需置于持力层,此处选择在强风化层,但是考虑到地质按照一定坡度分布,如果仅置于强风化层的表面,则基础抗侧滑强度不足,但如果基础底板置于强风化层下方,则基础埋深在5m以上,由于无法进大型施工机械,且需进行钢板桩护基,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危险及施工成本;即便是修通道路进入大型施工机械,则成本比原设计所用灌注桩基础要大很多。根据地质情况也无法采用采用人工掏挖基础,因为上半部分为淤积地质。采用人工掏挖基础危险系数相应增大很多,淤泥下方为强风化、中风化采用人工掏挖基础也不现实。
由于电力工程《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仍然采用安全系数法,故此处设计仅需满足设计中所要求的下压、上拔、倾覆演算的要求即可,经过现场多次勘查,结合地质报告,最后征得施工部门意见确定此基础设计的条件如下:基础埋深要小大于2.5m(基础维护可以采用松桩处理);如果需采用灌注桩基础,则灌注桩基础深度不能深于中风化(不能采用冲钻,因为此合同为总包合同,如果超出原合同部分则由施工部门自行承担)。基础材料用量、地基处理措施等费用不能超出原设计范围。根据以上条件,结合本基础所处地基情况,以及原设计所用费用经综合考虑,采用斜柱基础与灌注桩基础相结合的方式,基础侧向位移采用松桩挡土墙处理方法。根据斜柱基础与大板基础的对比知道,基础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斜柱基础受力形式更加好,且节约材料用量。数学模型的建立,本工程所用基础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学模型,所以参考承台灌注桩基础,基础下压由斜柱基础底板承担,基础上拔由斜柱基础和基础下灌注桩部分(仅考虑自重部分)承担,基础水平作用力由斜柱基础和基础下灌注桩部分共同承担;考虑到基础所处地质情况结合钻探资料,基础侧位移需做挡土墙,而此条线路改造根据火炬开发区的规划及供电局的规划,此段线路需要近期改造拆除(施工图已出),所以此次改造为临时改造方案,故挡土墙处理采用松桩挡土墙。斜柱基础下方仍采用松桩地基处理。最终设计的基础形式如图2所示。上部斜柱基础埋深1.5m,下部灌注桩基础在基础底部以下4.7m,入中风化岩层0.5m以上。
本工程是为了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施工工艺问题而进行的基础变更,基础采用的是斜柱基础与灌注桩基础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在上拔演算中由于数学模型建立方面缺乏经验,此次上拔演算中未考虑到灌注桩基础摩擦力。虽然本工程已经竣工运行将近两年多时间,但是却给我们设计人员一个提示,就是我们在新型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实践,搜集更多的同行所做的优秀设计作品,为我们以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输电线路设计中最复杂的是基础设计,因为输电线路属于野外作业,随着现在工业的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伴随的却是,电力线行越来越紧缺,所以电力线行的走廊就越来越偏僻,就中山地区而言:输电线路线行共分为大致的三种情况,一位于平地,平地地区线行下方主要是鱼塘、河冲、农保区;二位于山地,主要位于高山大岭的山脊或山腰段;三位于规划道路两侧。基本来讲,送电线路的基础限制条件比较多,形式要求多样化才能够满足现场条件的需要,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熟悉测量、概预算、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使得设计出的作品符合客户、业主、规划部门的要求。根据中山最近几年电力设计发展形势,平地均采用灌注桩基础,山地采用人工掏挖基础,但是有部分基础由于施工道路、青苗赔偿问题的限制,基础形式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用于创新的设计理念。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反应较快、动手操作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电子电工的基本知识,基本上会看原理图,但掌握得还不够,具体表现在简单的图可以看懂,复杂的图不会分析,电路板上的电路看不懂,不会分析。但对于实际操作,如电路板的焊接,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焊接技能。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掌握Protel 2004技能,本课程以实训室为第一课堂,边教、边学、边做,实现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教学一体化等效果。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以“讲做讲”和“做讲做”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教、做中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第一节课开始笔者就展示了Protel 2004的功能。笔者结合了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焊接过的电路的万能板制成了PCB,让学生比较PCB板和万能板的区别。通过比较,大部分学生都觉得PCB板好看实用,容易焊接,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用Protel 2004制图软件绘制电路图和PCB板既方便又美观,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今后的教学b体育、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以后的每一节课笔者都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路进行备课和讲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的完整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全面性的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本课程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操作步骤,培养学生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和本课程的要求,笔者以书本的知识点为主线,按照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制作了适合学生的课件和练习。目前市面上很多Protel 2004的教材都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对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多应用不到。如果全面讲解会造成学生的困惑,所以在针对操作步骤讲解时,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中一种常用技巧即可,避免面面俱到。例如,在讲解放置元器件时,有三种方法可以放置:一是通过输入元器件名放置元器件;二是从元器件管理器的元器件列表中选取放置; 三是使用常用元器件工具命令放置元器件。在平时绘制电路图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二种方法,所以在课堂讲解放置元器件时b体育,笔者先讲解第二种方法,学生熟练掌握后才略讲了后面两种方法。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避免进入糊涂阵。
对于项目式教学方法,教材中所涉及的练习很少,而Protel 2004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材的课后练习。结合我校的情况,笔者在学生上机练习中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学生进行焊接过的电路进行项目训练。包括循环彩灯电路、声控开关、振动报警器、功放电路、声控LED、三端集成稳压等电路。在进行项目练习时,由浅入深讲解和练习,比如在做原理图的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只由常用元件中的元件组成的电路循环彩灯电路。通过对循环彩灯电路的绘制,学生掌握了原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元件库管理器面板的基本实用方法。接着让学生练习由常用元件和常用连接元件库组成的电路端集成稳压电路,最后才让学生练习由其他元件库组成的电路。这样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原理图的绘制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感觉更充实,目标更明确。
高职教育提倡“理论够用,注重实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是重中之重。然而现今仍然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或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或扩展。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势必是仿照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将实践教学变为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学生只需按照预先安排的步骤进行简单而又死板的插孔操作即可。这种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使学生变得被动学习,死板地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不可能让学生留下多少知识记忆,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兴趣,更不可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如此趋同于本科院校的实践模式,不能够让高职教育在技能培育方面突显优势。
此外,在实践设备方面仍然使用传统实验台或实验箱做实验。虽各厂家实验台或实验箱结构上不相同,但所配套的指导书实践内容却大致相同,且实践内容多以理论知识验证性操作为主,操作流程为:实验原理剖析,按电路图插孔式接线,简单检测,验证理论结果。
各厂家生产的实验台或实验箱均采用模块化、组装化结构设计,其本身就是一个半成品,再加上电路参数都是一定的,工作环境也是理想的,学生只需简单接线即完成,这种实践模式即不符合实际工作需求,也无法提升学生遇到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当拿到一部新手机时,我们是直接操作手机呢,还是先看使用手册再操作呢?绝大多数的人是先操作手机,不懂时才翻阅手册。在日常工作中,当我们进行某项工作时遇到不懂的,就会查阅有关资料书籍,学习有关知识,直到解决问题,而知识自然地被牢牢地记忆了。
让学生先动手、先研究,发现问题后老师再讲相关知识点,对于与实训项目无关的理论知识则少讲或不讲,即讲授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不仅贯彻了高职教育“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也充分落实了理论结合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1]
2.2 将多门有关联的实验课整合为一门综合性电路知识、系统性、教学成果产品化的实训课
例如:将传感器、单片机、电路设计与制版课程的实验课整合成一门制作智能产品的实训课,假设制作一辆智能灭火消防车,首先检测火源和小车饶障碍物行驶需运用传感器技术,接着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再控制小车做出相应动作,最后该控制电路板需运用电路设计与制版相关知识方可制作。整合后的实训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相衔接起来,更能够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系统性的实际问题。
基础技能实践包含: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学习,对线路和电子电路基础知识有理论上和感观上的认识;可掌握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对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有了初步了解和识别能力;掌握焊接技术和常用电器的安装;学会使用电路制图软件和电子仿真软件;了解配电系统原理和安全用电知识和注意事项。[2]
综合性设计技能实践包含:电路的设计、电子仿真和测试、电路的成品制作。其中首先以电路设计为主线,将基础技能实践运用于初步的综合设计技能中,然后通过一定的仿真和测试来验证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焊接和制作出实际的电路。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仿真与成品制作相结合,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能力。
将基础、常用的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对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作为实践教学的首个训练项目,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基本运用、注意事项、保护措施,以及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的能力。将实操的重点放在规范各类仪表仪器的使用、操作步骤上,培养日后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加入计算机仿真和测试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做线路板之前,先进入计算机虚拟实验室,进行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避免走弯路和浪费材料,同时也利于修改电路板的设计。而在实际需求中,当缺乏某个电子器件或某种电子仪器仪表时,我们可利用计算机虚拟出该器件或设备,先进行相应的仿真和测试,大大增加了我们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去除掉验证性实验,增设学生自主设计实用电子产品环节,如: 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功放器、电子节能灯等电子小产品。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流程为:提出设计要求―查阅资料―方案设计―电子仿真―元器件认定―电路制版―调试电路―外壳制作―形成初级产品。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将课内实训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的自主性实训,将面向实训结果变为面向实训过程。[3]这些综合设计制作的电子小产品主要来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设计、集成、测试、工艺流程等整套产品制作的综合设计能力、综合操作技能水平,以及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
根据目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现状,首先要树立起一种通过最有效的方法将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的高职实践教学新观念以及相应的具体措施,才能够彻底脱离出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此外,地方高职教育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整合课程,开发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内容,才能够适应于本地区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1]王贵兰.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9,29:685.
[2]金波.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 113-116.
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各层面需求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一贯以来培养目标是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一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
电子类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都开设了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多,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总是觉得很吃力,学完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问题的症结是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知识,没有基础,而且传统的教学用单一的方法从理论上阐述,学生学起来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难以学好专业课。但专业基础课学好后,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电子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工技术基础》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电子技术基础》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电子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实践性强,与学生在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联系不多,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往往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都会感到难以适应,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以至于失去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信心。
随着EDA技术的普及,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比如《EDA电子设计自动化》,《Protel电路设计》,《可编程控制技术》等,涉及的主要软件有NI Multisim 10、protel99se、MAX plusII等等。NI Multisim 10用软件的方法虚拟电子与电工元器件,虚拟电子与电工仪器和仪表,实现了“软件即元器件”、“软件即仪器”。NI Multisim 10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NI Multisim 10的元器件库提供数千种电路元器件供实验选用,同时也可以新建或扩充已有的元器件库,而且建库所需的元器件参数可以从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手册中查到,因此也很方便的在工程设计中使用。PROTEL是PORTEL公司(后更名为Altium)推出的EDA软件,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布通率,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Max+plusⅡ是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CPLD开发集成环境,Max+plusⅡ界面友好,使用便捷,在Max+plusⅡ上可以完成设计输入、元件适配、时序仿真和功能仿真、编程下载整个流程,它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是设计者能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快速处理和器件编程。但是,一般这些课程会被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学习完毕以后,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到这些仿真软件时往往已经忘却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EDA应用软件的教学中只注重命令的介绍,或者说强调命令的操作步骤,而不重视命令以外的东西。由于教师本身的学业水平及其素质问题,功能性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不可能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宏观地、整体地去把握事物的内涵,所学的知识缺乏连贯性,独立操作软件的水平不高,只能简单模仿和死记硬背。同时该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能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和EDA技术教学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项目,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比如,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不能照搬传统的一套教学方法,从数学推导或理论分析来得到相关的结论。一方面,应该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DA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结合其它课程设计的方法来提高EDA软件的使用,如《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设计以前都是手工完成设计部分的工作,现在都安排在EDA技术中心利用EDA软件来完成。通过大量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EDA在本专业各项设计与电路制作中的应用。在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电路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推广职业认证考试高职教育应该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涉及的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程改革建设的深入。
实践证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和EDA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把这两门课程教学实施得更好,才能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各层面需求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当然,笔者提出的把两种课程糅合在一起贯穿执行的教学方式还不够细致和完善,这当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环节去检验和解决。
[1]俞文英.关于电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孙怀东.EDA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三明学院学报,2007(04).
[4]周连.浅谈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结构[J].科技资讯,2010(35).
电子实习是工科院校相关电子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实践活动课。通过电子产品设计、焊接、装配、调试、检验过程的实践锻炼,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并初步具备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能力。通过电子实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电子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为其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在电子实习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完成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实习时间为2周,实习内容主要有:安全用电;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测试;焊接练习;印刷线路板的设计;万用表、直流稳压/充电电源和表面贴装SMT调频收音机等产品的装配和调试。
安全用电主要使学生明确安全用电的概念及规程制度,掌握防触电技术,学会使用安全用具,掌握设备安全用电技术,掌握触电急救及其他急救方法,学会分析、处理用电事故等。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测试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和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芯片等的材料类别、型号、规格、功能、参数和符号,掌握一般元器件的选用原则以及各类型元器件的测试方法。焊接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焊接机理,熟悉焊接工具、材料、操作步骤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掌握一般的焊接技能,可以实现手工焊接小规模的电子产品。焊接技术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焊接练习在电子实习中是一个基本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基础环节。
印刷线路板的设计也是电子实习中重要内容。印制线路板的设计过程包括用EDA工具软件设计出电路原理图,然后将其转换为印刷线路板PCB版图。由于实习时间较短,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EDA工具软件并画出电路原理图。
电子产品有万用表、直流稳压/充电电源和表面贴装SMT调频收音机等产品,学生通过掌握这些产品的基本原理,自己测试元件,进行装配和调试,实现对产品的效果要求。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中采用清华大学的SMT实习系统和FM微型收音机电路板。SMT是将片状元器件直接贴装在印制板铜箔上,用再流焊或其他焊接工艺焊接,实现电子产品组装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的自动化。SMT现在已成为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学生对这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兴趣很大。通过对产品的组装与调试,让学生了解并体会电子产品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不足之一: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应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PCB版图设计和PCB板制作、元器件检测、组件的焊接与安装调试、产品质量检验等,但是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制作费用偏高,对于PCB版图设计和PCB板制作还没有引入电子实习教学中,使得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完整体会。
不足之二:学生体会不到先进的、完整的现代电子工业产品制作的过程。电子实习中一些电子产品的制作只是现代电子工业产品制作过程的缩版,学生不能够体会到大型电子自动化设备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
不足之三:在电子实习中,模仿式训练比重较大,不强调产品的原理和设计,只是按照给定的电路图,把电子产品组装、焊接起来,学生实习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也不知从何下手,从而导致实习兴趣不高,在实习过程中很被动,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综合和创新能力。另外,有些实习的产品实用性不高,很多学生做完后没有去使用它,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再利用。
改进之一:增加PCB版图设计和PCB板制作的内容。印制线路板的制作是电子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电子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印制线路板图的制作采用相关EDA工具软件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可采用清华大学生产的“印制板快速制作系统”,由学生进行复印――钻孔――腐蚀等全过程操作,制作出印制线路板,再进一步焊接和安装产品。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电子产品制作的整个过程。
改进之二:通过多媒体介绍电子工艺的发展,包括现有的焊接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设计方法,展示工厂里的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流程;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这样使学生对现代电子工业产品的生产有一个比较完整直观的认识。
改进之三:更新电子产品的内容。为了使学生从电子产品中了解尽可能多的电子相关知识,应该使该电子产品能够涉及更多的技术领域,而且能和后续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起产。让学生查找资料,自主设计、制作电子产品,来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在实习中增加AVR单片机实验板和可编程器件实验板的制作,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AVR单片机实验板采用ATmega16的最小系统,它包含电源电路、复位电路、串口转换电路、晶振时钟和一些旁路电容。实验板如图2所示。
此实验板具有以下特点:整板采用单面布线,使连接关系简单明了;板上的电容电阻均标识大小,元器件采用分立元件与贴片元件2种封装相结合,便于练习焊接;ATmega16所有的管脚全部通过芯片两侧的插针引出,并且每个管脚都做有标识并引出1个插孔、2个插针,留有电源和地接口插针,便于扩展连接;板上有1个LED测试灯,可通过观察LED是否闪烁判断实验板是否正常工作;留有MAX232串口转换电路,以后调试使用时可再焊接;USB电源供电,可直接从计算机USB口取电;USB下载方式,下载线可直接接计算机USB口使用。实验板将以散件套装的形式提供,学生根据所给的电路图等文档自行焊接实验板,并且提供的ATmega16芯片已经预先烧好测试程序,在焊接完成后插好ATmega16芯片,通过观察测试灯是否正常闪烁便可测试核心板的焊接是否有误。为了简化板面,应用电路没有在其中,也附有扩展板,学生以后可根据应用情况自行设计应用电路。
可编程器件实验板采用的主芯片是EPM1270T144C5N,实验板由主芯片电路、电源电路、JTAG接口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板如图3所示。
此实验板具有以下特点:整板采用双面布线;板上的电容电阻均标识大小,元器件采用分立元件与贴片元件2种封装相结合,便于练习焊接;将EPM1270T144C5N芯片的大部分管脚引出,并且每个管脚都做有标识,其中有84个I/O口可定义,留有电源和地接口插针,便于扩展连接;板上有1个LED下载灯,可通过观察LED是否闪烁判断实验板下载是否正常工作;下载板上包括4个LED数码管、8个发光二极管、8个拨动开关,便于以后的应用。实验板将以散件套装的形式提供,学生根据所给的电路图等文档自行焊接实验板,并且提供测试程序。
这两种实验板空板目前给学生提供,等引进PCB板制作工艺后,准备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完成,这样让学生实现整个产品的制作过程。这两种实习产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单片机、EDA等课程的内容,还可以供这些课程的实验、后续的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用。这些产品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随时使用,不受实验环境的限制,跟以后课程紧密相连,因此,这样的实习产品学生很喜欢。其制作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设计、综合、创新能力,更能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也能很好地、有效地发挥实习产品的价值。
电子实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制板、焊接和测试等来了解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锻炼学生主动设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优化电子实习的内容,使其能和先进技术和后续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为进一步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打好基础。因此,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实习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培养适合新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1]关宗安.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
[3]李新超,等.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
Copyright © 2012-2023 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